採購反應球一事
終於趕在年底前完成他了
體會到了,「助人為快樂之本」。
感謝葉老師的信件。
新增說明文字 |
學生討論單 |
階段
|
目標
|
內涵
|
指標
|
啟動
|
運動人格
|
藉由運動參與運動教育來鍛鍊健全身心。提供學生多樣化、均衡性且正確的肢體運動,讓正值發育期的中學生,獲得促進生長與發展的生理機能。
|
學習從身體開始,一個人的IQ與EO是可以從體育活動找到答案
|
感動
|
運動人文
|
藉由運動欣賞與運動體認來實踐生命之美。高互動的課堂情境學習互助合作、公平競爭的箇中道理,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能力,實踐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
|
體育不是少數人的舞台,而是一場通力合作的完美演出
|
撼動
|
運動人生
|
享受運動樂趣、獲得運動經驗、感受運動魅力,進而發揚運動精神,帶動運動美學,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終身「愛」上體育。
|
用身體去感受、去學習,人生會更健康、更寬廣
|
舊觀念(發現問題)
|
核 心
|
新思維(解決策略)
|
無法激發學習意願及未能給予自信心,得不到外在與內在的鼓勵,導致學生樂情逐漸流失。
|
1.運動技術門檻高
|
簡化修正規則、改變運動器材,以不會的學生為出發點的課程規劃。
|
等待時間比上場時間還長,整節課下來學生活動量不足,無法得到滿足感。
|
2.低效能的教學
|
以運動教育模式,設計全班性的活動方式,讓每次play都是全體總動員。
|
重技能學習,沒有安排情境來啟發學生思考,學生不知何時運用所學動作技能。
|
3.缺乏思考的教學
|
整合科技優勢,學生慢慢了解體育課不只是身體活動,還要有腦內思考的「意象訓練」。
|
沒有動的體育課,學生感到失望與訝
異。難道體育課一定是身體的活動嗎?
|
4.面對數位原民
|
整合科技優勢,利用「意象訓練」教學策略,讓學生瞭解體育課的多元性
|
無法提供成就感,體育課或體育競賽淪為少數人的表演舞台。
|
5.少數人的舞台
|
多方位的學習,不管擔任球員、裁判或記錄員、攝影師等,學生都能從中享受彼此的成就感與歡樂。
|
強調技能的學習也反應在評量上(如跑幾秒),少了質與量並重的多元評量方法。
|
6.多元評量的切入
|
採用主客觀的技能評量、報告發表及自我省思等,讓學生不只學得快樂,也能愉悅的接受評量。
|
三年的體育課程,能讓學生留下哪些記憶?印象是會影響孩子未來持續運動的動機。
|
7.缺乏感動的元素
|
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感動時刻」,加深對體育課的印象,以培養運動欣賞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