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我們是台灣
字數:6695
大標:動靜之間
副標:台灣體育運動風氣流變
時間:研究3天、採訪6天、撰稿7天、改稿3天
撰文/林佳禾(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你,喜歡運動嗎?」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這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在台灣,每逢大型國際賽事進行,媒體逐日頭版追蹤、街頭大螢幕實況轉播、三五好友相約運動酒吧或在家開起觀賽趴踢,台灣人的投入程度比起世上任何國家都不遜色。即使是少見的「足球沙漠」,至少每到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我們也能突然開始說起一嘴好球;而自從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帶動大聯盟熱潮以來,平日在早餐店裡動輒遇見深藏不露的大叔大嬸評論家早已不奇怪,甚至連「呷飽未?」這句經典問候語都一度快被「你今天洋基了嗎?」取代。
從這些現象看來,如果在街上攔問台灣人愛不愛「看」運動?得到相當正面的結果並不意外,但要是再進一步追問有沒有親身「做」運動的習慣,很多人卻恐怕會彆扭地吐出一句「沒時間」、「偶爾啦」或「我運動神經差」,然後匆匆結束對話,逃離現場。
在二○一四年四月由國民健康署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整理出台灣與二十九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會員國「缺乏運動」人口的比較,結果台灣女性(百分之七十三)高居第一、男性(百分之六十四點四)則是第二,直指台灣為世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中最不愛運動的國家。
但台灣人真的不愛運動嗎?再換另一個角度,似乎也不是鐵板一塊。
二○○六年以自行車環島為主題的電影《練習曲》掀起一股風潮,騎車人口不論是休閒或通勤皆明顯成長,各地也競相開闢自行車道,近來雖略有退燒,但目前全台每年自行車銷售仍可達近百萬輛;近兩、三年聲勢繼起的全民運動則是跑步,根據非正式統計,二○一三年全台舉辦大大小小的路跑比賽至少三百場,其中馬拉松級以上賽事亦有近百場,推估參賽總人次達百萬以上,相較於一九九三年全台只有兩場馬拉松,差異可謂驚人。
誠然,騎車也好,跑步也罷,暴起的熱潮免不了被認為只是一時流行,但要說日常生活中看得見的運動人口正在增加,多數人應該也都能同意。那麼,為什麼我們仍然很容易對運動風氣沒有自信?這不禁讓人萌生許多懸念與好奇。
●從洋玩意兒到強國計
「運動」(sports)的概念源於西方,它的法文字源有「休閒」(leisure)的意思,反映了很多當代運動項目的原型,是近現代社會人們在勞動之餘的空閒時間(free time)從事的戶外活動與遊戲。與運動密切相關的則是「體育」(physical
education),它來自十七世紀後強調體格塑造與身體能力的自然主義教育哲學,發展為經過設計的四肢軀幹活動,也就是體操術。十九世紀以後,著重人際互動競技的運動與追求個人身體發展的體育逐漸整合匯流,並且規格化、建制化也大眾化,又隨著帝國主義擴張的過程,被帶往世界各地,一八九六年現代奧運創始後更加速普及。
對東方國家而言,接觸近現代運動多半是十九世紀面臨列強叩關、社會加速西化的副產品。在當時的觀念中,東西方人種體格的差距成了區別強弱的明顯標準,為求富國強兵,中國和日本都曾在新式教育中導入體操術,日本更從明治維新起就由國家主導,全面學習西方體育運動。比起改朝換代、動盪不斷的中國直到一九三○年代才加入現代奧運,日本在一九一二年就參加斯德哥爾摩奧運,成為史上第一個與會的東亞國家。到了一九二○年代,日本國內各項運動組織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因此,一八九五年就被納入其殖民地的台灣,自然成為帝國推廣體育運動的橋頭堡之一。
清領時期,台灣原本只有賽龍舟、鬥走(原住民的賽跑)、藤毬等具運動性的民俗技藝;直到一八七○年代開放通商,才有少數傳教士興辦的學校引進西方運動項目,但還談不上什麼風氣。畢竟,中國古語曰「勤有益,戲無功」,又說「上者勞心,下者勞力」,表示傳統觀念認為體力不宜耗損,甚至付出體力是低下的舉動,所以儘管西風東漸,但台灣人當時普遍還沒有運動強身的概念。
到了日治時期,發展體育運動卻是改造台灣人體格與身體觀的重要治理手段。日本政府很早就訂立各級學校體育課程的實施原則、設備標準與教學要點,又透過「大日本武德會」成立俱樂部,推廣日本傳統武道和新式運動競賽。後來,隨著移居來台的人口增加,各項運動參與者愈來愈多,組織也更具規模。根據「台灣體育協會」在一九三三年的調查,全台已有超過七百個社會人士的體育運動團體,更別說如電影《KANO》中學校隊伍課餘訓練、比賽的情況也很普遍。
整體而言,日治時期最熱門的運動項目是庭球(網球)和野球(棒球),游泳、田徑、體操以及足、籃、排、桌等球類也頗受歡迎,再加上日本固有的武道、劍道、柔道,日治中期以後,運動在台灣已呈現多元發展。
●輕賤運動的時代遺風
不可諱言,日治時期日本「內地人」仍占全島運動人口的多數,競技水平也普遍高於台灣本地人。但一九二○年代以後,台灣民族主義日興,知識分子和仕紳大力宣揚體育運動之於民族自強的重要性,同時台灣人也在帝國賽場上有頻繁的磨練機會,風氣、實力皆有所提升。一九四八年,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在戰後第一次恢復舉辦,台灣首次參加「祖國」比賽便派出頗具規模的代表團前往上海,並一舉奪下多項冠軍,在那個還少有專職運動員的年代,足見發展已有一定水準。
然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國共持續對峙造成近四十年的戒嚴,在思想壓抑、獨尊經濟發展的社會氣氛中,台灣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體育運動風氣,又隨之遽變。這段期間,相較於運動菁英的競賽成果,政府並不重視民間運動風氣的經營。尤其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運動競技是台灣少數能獲得國際能見度的舞台,更讓「為國爭光」變成運動的唯一目的,相關事業也幾乎只剩以各級學校的體育科班來培養專門運動員一途。
此外,「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又成社會主流,人們沉浸於勝負之爭時會為運動員加油,但出了賽場卻又輕賤體育運動,認為那不過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在做的事。在學校裡,體育課成了聊備一格的邊緣課程,動輒可以挪做他用。甚至在訓導管教的思維下,運動場常被用來消耗學生精力、懲戒違規行為,成了名副其實的「操」場。這些偏見與偏廢根深蒂固,儘管解嚴後大環境已漸不同,但當前社會中堅的一整個世代都在如此氣氛中長大,對體育運動發展的慣性忽視,一時難以扭轉。
●當運動員變成功榜樣
輕視體育運動的社會氣氛,使得由體育班、體育院校科系所構成的育成體系顯得更為封閉。從小到大,台灣運動員的競賽成績一路與升學、資格或獎勵等誘利緊緊綁在一起,造成體育科班往往因競爭而過度操練、荒廢學業,一旦成年後表現遇上瓶頸甚至選手生涯告終,步出運動場後的人生方向與發展機會也不免受限。因此,「運動員出路太窄」、「書讀不好才唸體育」是台灣人普遍的直覺印象。不過,這種印象晚近開始有了些緩步的轉變。
首先,在九○年代後許多運動員開始有了職業化甚至國際化的發展舞台,加上解嚴後媒體數量遽增,專門的運動頻道出現,使得他們的曝光度大為提升。從在美日職業棒球發光發熱的王建民、郭泓志、陳偉殷、陽岱鋼,到在英國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奪下女子雙打冠軍的謝淑薇、在女子職業高爾夫曾排名世界第一的曾雅妮、在歐洲職業桌球與世界級賽事中迭創佳績的莊智淵……,這些不同領域的台灣好手,如今在國內外大小賽事訊息幾乎都能第一時間就呈現在國人面前,而透過新聞報導、商品廣告、公關代言等多元形象包裝,他們不再只有為國爭光,更成為擁有大批球迷、具社會影響力的運動明星。
不論在本地或他鄉打拚,明星化的選手對運動推廣都是一大助力,儘管他們都是萬中難有一二的菁英,但獲得主流「成功」認可,多少突破了台灣人對運動員「沒出路」、「吃不飽」的刻板觀念。甚至,在運動行政圈打滾多年的體育署官員吳永祿還談到:「台灣選手過去只想著獎牌,想著退役後當教練,很少思考如何經營自己的價值,無法成為中國李寧、美國喬丹那樣的運動員企業家,但情況在改變,有些人慢慢有那個型格了。」
除此之外,愈來愈多「金頭腦」型的運動員故事流傳,也挑戰台灣人對運動員的成見,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台裔美國職業籃球選手林書豪在全球爆紅。比起近年不少專家學者積極提倡運動有助於腦部活動、能提升學習能力的新觀念,頂著哈佛大學光環的林書豪顯然是說服力強得多的活典範。林書豪的成功,也讓台灣本地許多智育成就突出的運動員更被外界注意到,例如考取台大醫學系同時也是籃球校隊主將的「雄中豪小子」劉人豪、從非科班選手到成為台灣最高水準SBL籃球聯賽一員的蔡宗儒、曾是清交梅竹賽棒球場上風雲投手的清大數學系教授張介玉等等。這些「另類」優秀運動員的故事,除了打動人心,更顛覆了「運動」與「學業」必然衝突的陳舊觀念。
●當體育課開始小革命
台灣人輕視體育運動的另一個面向,在於過去長期低估體育課的功能價值。曾多次榮獲卓越教學獎項的台南民德國中體育老師許智翔談到:「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參與評鑑的大學教授,認為教體育是一件很簡單、不需要用腦的閒差事。所以『你打你的球、我吹我的哨』那種放牛吃草的體育課,才會一直存在校園中。」所幸,這種思維如今也已大受挑戰。「運動當然有知識性。」曾執掌學校體育業務的吳永祿就強調:「例如足球的鏟球動作,除了體能、技術,還包括對場上站位、戰術目標和身體安全的判斷,是一種多元能力,所以好的體育教學一定要技術與知能並重。」
台南安平國中的體育館裡,一班學生分組各據四個角落,每組隊伍前和場中央都放了一個呼啦圈,任課老師王信凱哨聲一下,同學們接力向中央快跑,每人每次可從放了數十顆網球的呼啦圈中取走一顆球,放回到己方的呼啦圈中。第一輪,兩、三分鐘就搶完了;下一輪,可以跑對角線拿對方的球,一次兩顆;再下一輪,又可以拿隔壁隊伍的球,一次一顆;第四輪,跑到中央得先和對手猜拳,贏的才能拿球……這個遊戲可以無限變化,一節課四十五分鐘,不論男生女生,全跑得滿頭大汗卻不亦樂乎,沒有人躲在一旁休息。一位不小心和同學擦撞跌倒的女同學,到場邊才喘了兩口氣,又回到隊伍中。王信凱笑著說:「你看過全班都這麼投入的體育課嗎?」
這遊戲叫「偷蛋跑」,是王信凱自行設計的課程。「不要小看它的活動量,一節課下來,不輸體適能規定的跑走測驗。」他進一步解釋:「除了跑,它更考驗團隊合作和策略設定,要動腦。另外,交叉跑動時也訓練平衡感和應變力,類似球類的急停、變向和過人動作,一點都不單調。」
除了大膽創新,王信凱還在臉書上成立體育教學社團,至今已吸引上千人加入,形成互通有無的社群網絡。也是社團成員之一的許智翔,長年擔任台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的輔導員,常與各地教師交流,他提到:「我常在研習時遇見會在網路上出沒的老師,因為已經讀過他們的教案,談起來更能深入。很多人還同時參與好幾個平台,願意整理教學資料上網分享的體育老師愈來愈多了。」雖然,結構性的變革一時還無從奢想,但許智翔和王信凱總以「希望在下一代」彼此打氣。這些個人積極思變的教學小革命,若能星火燎原,對提升全民運動風氣將有更紮實、長遠的助益。
●競技不是科班的專利
體育課再怎麼變,時數畢竟有限,要誘發更多、更深入的參與,「競技」的魅力應該要發揮關鍵的作用。但在台灣,長期以來有資源、有規劃的運動競賽大多都是為專門選手打造,業餘、素人層級的比賽往往缺乏組織。儘管追求卓越的運動員的確需要強度高、水平齊的賽事才能刺激成長,但競技並非總是要有高門檻和排他性。「拔尖」與「推廣」,有時不見得是單選題。
以棒球來說,二○一三年底首次舉辦的「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就打破陳規,讓科班訓練的木棒組與社團性質的鋁棒組混合對打。包括台北建國中學在內多所升學名校的隊伍,因此獲得在正式場地出賽的機會,甚至有跟頂尖選手同台競技的難得體驗。儘管這些隊伍很快就被淘汰,但整個賽事兼顧了競技性與話題性,仍大獲好評。
新莊光華國小是擁有一百四十班、四千名學生的超大型學校,但卻沒有特殊班,全靠社團組織校隊。它的棒球隊成員橫跨二年級到六年級,只要報名就能加入,平常只利用放學時間練球,但卻是週末少棒聯盟的強隊,還在地區選拔賽奪得冠軍,代表新北市組訓參加全國賽。校長林惠珍笑說:「我們小朋友真的是打興趣、打健康的!學校社團多,孩子的選擇性就多。除了教練,每個隊伍都有老師配合指導。我們對運動很重視,也很有共識。」
除此之外,要讓認真投入的運動競技不只是體育班的專利,還有一個極具潛力的重要耕耘場域,是在「社區」。近年來,台南的永康聯盟、台中的向上聯盟等自發性的社區少棒組織,都是社區運動頻獲肯定的成功範例。吳永祿提到:「我們正在積極協助社區運動組織化、結構化。對體育署來說,推動社區聯盟並不花錢,只要裁判、場地和整理的費用有著落,父母會來當志工,阿公阿嬤會來當觀眾,一家人一家人捲動起來,推廣效益就很大。這方面棒球走得比較快,接下來我們希望能把成功模式複製到足球上。」
事實上,除了學齡兒童,大專科系或社會成人的社團性運動隊伍,在台灣也有一定的數量,只是向來很少被正視,遑論想像更大的可能性。從運動正常化、普及化發展的目標來看,設法讓各種「素人以上、科班未滿」的常態性競賽變多,而且經營得更有品質,除了擴大運動人口,更不失為讓運動走入家庭、深化運動文化的好方法。
●成年人口的運動圖像
從二○○六年起,體育署每年都進行「運動城市調查」,針對十三歲以上國民的運動行為進行抽樣分析。其中,有些令人意外的是,逐年的調查結果幾乎都顯示,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半數以上都有運動習慣,是規律運動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族群,對照台灣人做運動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健康」和「身材」,最常從事的運動則是強度較低的「散步/健走」或較個人的「慢跑」,行為模式顯然十分清晰。
這對台灣來說,或許亦非壞事。我們雖不再是百年前日本人眼中那體格不良、健康不佳的孱弱民族,但豐裕物質生活所帶來的文明危機卻也不少。正在邁向老齡化的人口結構,以及時不時會傳出的肥胖、疾病等健康警訊,長期而言,都很可能對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與社會照護系統造成難以承受的負擔。因此,我們的確需要健康風險較高的族群,尤其是老齡人口,能建立普遍的健康意識並保持穩定的運動習慣。
另一方面,比較棘手的問題則在於,二十五至六十歲的青壯年人口是規律運動人口比例最低的,只有兩成上下。不運動的最主要原因不外乎「沒有時間」、「工作太累」,顯然工作和家庭的責任是決定性的因素。但調查結果也顯示,會因為「環境不好」、「交通不便」而沒有運動的人其實非常少,甚至多數民眾認為居家附近的運動空間其實足夠。換句話說,若誘因夠強,在忙碌與疲憊之餘期待成年人擠出一些時間來規律運動,並非不可能。
四十歲的上班族媽媽林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她從小就是個運動好手,中學到大學都參與球隊,甚至練過田徑三鐵,但入社會後卻全部中斷。林娟說:「算一算,從學校畢業後,我整整有十三年都沒有規律性的運動……」回想起來,連她自己都不可置信,「像我這樣好動的人,也曾為了維持身材、速效減重吃過減肥藥。後來受到朋友激勵,才開始上健身房。」二○一二年底,因為同事反覆邀約,她決定給自己進一步的挑戰,報名了九公里 的路跑比賽;沒想到自此迷上跑步,一年多來已跑了三十多場,甚至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全程馬拉松。
整體來說,老年人散步也好,青壯年人上健身房、跑步或騎自行車也罷,台灣成年人日常運動的動機比較偏向個人或家庭,從事運動的類型也側重健康休閒與體態鍛練,互動性較高、需要較深度參與的團隊運動與競技比賽,仍相對不那麼普遍。這也說明發展社區型體育運動,不但要向下(兒童)紮根,也應該向上(成人)推廣,以豐富成年人口的運動圖像。
●為健康,也為文化
由於休閒生活與健康風險觀念的普及,近幾年台灣社會的體育運動氣氛,確實有些不同了。二○○六年以來,台灣的規律運動人口,已從百分之十八穩定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雖然帳面數字仍與許多西方國家有段差距,但也有論者指出台灣的計算標準相對嚴格,實際運動參與的情況應該再更好一些。
隨著政府「打造全民運動島」的政策口號喊得如火如荼,除了傳統的開放式公共運動空間如校園、公園都變得熱鬧許多,坊間各種新興的付費運動場所,不管是健身中心、瑜伽教室或公設民營的國民運動中心,也開始進入人們的運動地圖之中,成為台灣人逐漸熟悉的城市風景。多方面的運動休閒產業,從運動服務業、賽事活動企畫到運動品牌行銷,都看似一片鵲起。企業與體育活動的連結也明顯增加,運動甚至已不少進入公司內部文化和組織訓練的視野之中。無怪乎,吳永祿在談到全民運動風氣的前瞻時,也相當樂觀地說:「春天的燕子應該來了!」
只不過,身體健康固然是誘使台灣人培養運動習慣的最主要動力,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現代體育運動的價值,不只在於生物性的體魄養成或生命維繫,也關乎社會性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與人際互動。在提升體育運動參與人口之餘,或許也不能忽略運動文化的生成與涵養,而那恐怕才最難在集體性格長期「重文輕武」的台灣社會播下種子。眼前,有些人已在默默耕耘,或許到了能感覺開花結果的那時,我們才能稱自己是一個真正「喜歡運動」的島嶼社會吧!